2019年國務院將深化增值稅改革,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的16%的稅率降低至13%,將交通運輸業、建筑業等行業現行的10%稅率降至9%,保持6%一檔稅率不變。另一方面,深化電力市場改革,清理電價附加收費,推動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10%。我們認為上述兩條舉措將顯著利好化工企業盈利。
增值稅率下調整體利好化工企業
增值稅率下調將減少產業鏈整體負擔,我們預計將利好行業整體,從即時效應來看,我們假設:1、制造業企業增值稅進項與銷項稅率同處16%檔;2、降稅后含稅售價及進貨價不變(上下游議價能力相同);3、相關企業主營收入均來自制造業;谖覀兊幕と袠I分類(剔除制造業及采礦業之外的企業),以2017年為例,預計全行業減少(增值稅及在此基礎上的附加稅)359.7億元,增加凈利潤274.5億元。其中期間費用率較高的企業凈利潤彈性較大,包括陽煤化工、時代新材、云天化、上海家化等,主要集中于化肥、日化、涂料涂漆等領域。
減稅最終影響取決于行業格局
從實際效果而言,減稅的影響取決于企業對于上下游的議價能力。據此我們做了四種假設:A、產業鏈議價能力強;B、對下游議價能力強,對上游不具備議價能力;C、對上游議價能力強,對下游不具備議價能力;D、不具備產業鏈議價能力?紤]到重點化工上市企業均是各自行業內龍頭,且化工行業上游主要為石油、煤炭、礦石等基礎原材料,整體議價能力較強,結合目前行業整體處于景氣低谷,產品盈利能力偏低,我們預計減稅對行業重點企業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凈利潤提升。
電價下調主要利好高耗能企業
我們對金屬硅(13000kW·h/t)、黃磷(14700kW·h/t)、電石法PVC(5600kW·h/t)、氨綸(5000kW·h/t)等高電耗化工品成本進行了測算,假設企業生產用電全部來自于外購且其他成本固定,在電價下調10%后,金屬硅、黃磷、燒堿、PVC(電石法)、氨綸的成本降幅分別約7%/7%/8%/6%/1%。以2017年為基數,中泰化學、興發集團、合盛硅業、華峰氨綸、三友化工等相關行業龍頭企業的凈利潤彈性分別約17%/23%/13%/7%/7%。我們預計本次電價下調主要將利好高能耗企業(特別是外購電比例較高的),其中磷化工、氯堿等化工子行業受益最為顯著。